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复旦大学科学家取得纤维电池技术新突破:衣服、背包可为电子设备充电!

复旦大学科学家取得纤维电池技术新突破:衣服、背包可为电子设备充电

时间:2024-05-09 12:41:26 来源:彦天快讯网 作者:热点 阅读:390次

IT之家 4 月 25 日消息,复旦据“复旦大学”官方公众号消息,大学得纤电设电近日,科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维电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课题组取得最新突破:建立起纤维电池织物的池技应用示范,打通从实验室到实用化的术新“最后一公里”。

据介绍,突破这种新型纤维电池或将革新未来能源供给方式,衣服可提供灵活、背包备充可靠、复旦高效的大学得纤电设电电源解决方案。

该团队通过设计具有孔道结构的科学纤维电极,实现电极与高分子凝胶电解质的维电有效复合,不仅解决了高分子凝胶电解质与电极界面不稳定的池技难题,还发展出纤维电池连续化构建方法,术新实现了高安全性、高储能性能兼顾的纤维电池的规模制备。更进一步,团队发展出基于高分子凝胶电解质纤维电池的连续化制备方法,实现了纤维电池的规模制备。

团队成员展示了一款集成纤维锂离子电池的可充电手提包,半小时左右可为放在包内的手机补充 20-30% 电量。该团队还将尝试进一步集成纤维太阳能电池并与纤维锂离子电池结合,使衣物、包等日常穿戴物品利用自然能源直接充电。

该团队的灵感来自爬山虎 —— 其能够紧密而稳定地缠绕在另一根植物藤蔓上。彭慧胜在经过观察、查阅资料之后得知,爬山虎能分泌出一种具有良好浸润性的液体,渗透到两者接触表面的孔道结构中,使液体中的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将爬山虎和被缠绕的植物藤蔓粘在一起。其中,孔道结构是实现重要生物功能的普适策略。

受此启发,团队同时设计了具有多层次网络孔道和取向孔道的纤维电极,并设计单体溶液,使之渗入到纤维电极的孔道结构中。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后,生成高分子凝胶电解质,从而与纤维电极形成紧密稳定的界面。

该成果于北京时间 4 月 24 日晚以以《基于高分子凝胶电解质的高性能纤维电池》为题,发表于最新一期的《自然》(Nature)上。IT之家附链接:点此前往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专家:中国新能源汽车有超1.5亿辆增量空间
  • 《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致敬!这个国家,幸而有你
  • 着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 温教授欧冠解析:皇家马德里 VS 拜仁慕尼黑
  • 天津:  减税降费为稳企业添力
  • 8月份民航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75.4亿吨公里 较上月回升4.7个百分点
  • 前8个月我国外贸总值突破20万亿元 出口首次实现年内正增长
推荐内容
  • 普京今日开启“5.0时代” 俄罗斯未来六年该如何走?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四川凉山保障教育医疗 实现稳定脱贫
  • 安徽部署冬春救助保障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 政务上云 服务在线(大数据观察)
  • 起猛了?有玩家在《射雕》开机甲!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麻山突围记